第一卷 第二十九章-《乱世萍踪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因怕错过了花舫,陆并连午饭都没舍得吃,此时只觉腹中饥肠漉漉,饿得十分厉害。

    正想叫扮作书童的丐帮弟子去买点什么东西来充饥。只听一阵击缶声夹杂着丝竹声和抚琴之声远远地从淮河上游传来,入耳清脆令人耳目一新。又有人高呼一声:″快看,来的不正是秦淮仙子么?“众人静得一静,霎时间掌声雷动,一片呼喝呐喊之声响彻了淮河两岸。

    陆并精神为之一振,早将满腹饥肠忘得干干净净,目不转睛地盯着河中渐渐驶近的画舫。

    只见画舫与先前驶过的其它舫船截然不同,一改花里胡哨的妆颜,只是舫顶旗杆上依然高悬一方七色彩旗,上面白底黑字写着“秦淮仙子“四个大字。船头左右立着两条竹杆,高若数米,上面各悬两个粉色灯笼,左边灯笼写着“太平“、右边灯笼写着“天下”。舫中坐着一位身材纤瘦的女子,白缟素服、玉面清丽宛似出水芙蓉,自与其他舫中女子浓妆艳抹更是不同。那女子正襟端坐,对两岸喧哗之声充耳不闻,正是名动建康的“秦淮仙子“白如霜。在她的身旁有两名同样身着白缟素服、年约十余岁的女童分左右而侍。船尾一名梢公一身斗笠簑衣,手提双桨威然而立。

    但见白如霜玉指轻舒、红唇轻启抚琴而歌:

    ″柳阴直,烟里丝丝弄碧。隋堤上、曾见几番,拂水飘绵送行色。

    登临望故国,谁识京华倦客?长亭路,年去岁来,应折柔条过千尺……“

    语音依依,娇脆欲滴,宛如珠落玉盘,令人听了,如醉如痴,霎时间便似五内俱空变得清心寡欲起来,置世间荣华富贵、功名利禄而不顾。

    沿河两岸听得歌声传来,那些本来噪动不安的人立时变得鸦雀无声,一片静寂,谁也不忍心或是深怕弄出一丁点儿声响,猝然间打断了这世外仙音。

    只听淮水轻漾,微波粼粼,白如霜顾盼生姿,粉面潮红,接着唱道:

    “ 闲寻旧踪迹,又酒趁哀弦,灯照离席。梨花榆火催寒食。

    愁一箭风快,半篙波暖,回头迢递便数驿,望人在天北。

    凄恻,恨堆积!渐别浦萦回,津堠岑寂,斜阳冉冉春无极。

    念月榭携手,露桥闻笛。沉思前事,似梦里,泪暗滴。“

    这一段语音又自不同,婉转悠扬、缠绵悱恻,令人闻之恻然、神思悠远,世间情事齐聚心间,不觉悽然泪下。

    陆并只听得呆若木鸡,沉浸在歌声之中久久不能回过神来。

    只听身旁一个声音道:″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Ting花。“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