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俞涉笑了笑:“我请先生来扬州,就是为了听你的真知灼见,先生但说无妨。” 沮授这才缓缓说道:“大人领兵征战,又在各郡施行多项新政,无非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,这一点是我最为钦佩的地方,” “看扬州,会稽等地百姓无不安居乐业,我深知俞涉大人付出了极多心血,也收到了显著的成效,” “扬州百姓是幸运的,因为我们有俞涉大人这样为百姓谋福祉的明君,但荆州百姓,益州汉中,中原,乃至河北的百姓,他们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,” “这些百姓也想过上扬州百姓这样丰衣足食,国泰民安的好日子,所以如果能荆州等地推行俞涉大人的新政,哪怕只有一点点,也能或多或少地改善当地百姓们的现状,” “所以我觉得俞涉大人不妨答应刘备,毕竟您这不仅是在帮刘备,也是在帮荆州百姓。” 徐庶听得连连摇头:“沮兄,我知道你本意是好的,但俞涉大人好不容易才让官学普及下来,我们吃了无数苦,甚至有人因此丢了性命,” “我们已经毫无保留地将经验分享给了刘备,他无法施行,那是他自己的问题,应该由他设法解决,现在他要利用我们的学府,用我们的老师为他们培养学生,哪儿有这样的道理?” “沮兄,我不远万里从河北将你接到扬州,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百姓有一位优秀的先生,学府中其他老师也是如此,都是我们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从各地请来的,” “试问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帮刘备培养人才?” 沮授点点头:“我知道此事有些为难俞涉大人,元直兄不理解也很正常,但是如果能够帮助到荆州百姓,这也是大功一件啊。” 徐庶不住摇头,对他而言,他宁愿自己实力强大后去解救天下百姓,也不愿冒着养虎为患的风险去造福一方百姓。 俞涉心中所想与徐庶一样,但是他一直想要将沮授收入麾下,这是沮授来扬州后提的第一个建议,如果断然拒绝,恐怕会让两人心生芥蒂。 “此事极难,而且分寸稍有差池,只怕会弄巧成拙。”俞涉皱着眉头左右踱步,一时想不到两全之策。 沮授见俞涉口风有些松动,连忙说道:“如果俞涉大人不嫌弃在下学识浅薄,我愿亲自负责此事,只要能为天下百姓出一份力,沮授甘愿做吃螃蟹的第一人。 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