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坚-《大雍一小兵》
第(3/3)页
王镡仔细看了看皇甫坚,发现其身形瘦削,身高很高,应该是当文官,而不是当武官的。其实这也很正常,哪个家族没有几个别致的子弟呢?
张耕黍适时地上前介绍道:「仲铭,守之兄可是一位大才啊,早在去年他给我的书信中,就预料到了如今大雍的四分五裂。」
王镡听了张耕黍的话,一脸惊讶地看向皇甫坚。而后者则不在乎地摆摆手,说道:「雕虫小技,不值一提。」
「看来,王将军听过我皇甫坚的名字?」
皇甫坚注意到了王镡神情的变化,他轻摇着手中的绢扇缓缓开口问道。
「皇甫先生说笑了,频阳王氏也是关中世族,我出身频阳王氏,怎可能会不知道关中豪族皇甫家。而皇甫家的无双国士皇甫坚,更是天下谁人不识,我只是好奇皇甫先生不在朝庭仕官,来我并州有何贵干?」
王镡自然不能说他压根没听说过皇甫坚。但是皇甫家很出名,张耕黍更不是庸才,所以这位皇甫坚肯定是有真才实学的。天下间对于皇甫坚的关注自然是有的,皇甫坚确实是关中名士,知晓他的名字也属正常,当然这是对于士族来说。
这回倒是张耕黍惊讶了,他本以为自家学长是一个只知道在家中读圣贤书的,听闻自己成了一州州牧之后,就赶来投奔的。
「因为,大雍已乱,并州一统。」
皇甫坚郑重其事地说
道。
「自先帝驾崩之后,大雍四分五裂,表面上看是三方博弈。其实何止这三方啊,周边的敌国都在虎视眈眈,希望能够从大雍这块肥肉上撕下一大块来。而三方内部各势力和派系的斗争,没见减弱,反而炽热了起来。
现在的大雍,可谓是四方百姓苦于天灾人祸,诸多蛮夷在侧虎视眈眈,大雍气数已尽,虽有忠臣良将但却难挽大厦将倾。
君子不立危墙之下,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事,皇甫坚以为王将军当为明主。」
皇甫坚自幼博览群书,为求学辗转多地,求学的路上也让他见识了人间的百态。
大争之世,不光国与国要争,国与民、民与民,都要争。这就使得中原各国税赋繁多,底层官吏豪强巧立名目,层层剥削,使得普通老百姓们只能在官府、吏员和豪强的夹缝中艰难求生,偶遇天灾便要落得家破人亡,妻离子散。
皇甫坚也曾想要出仕做官,但是他的族兄和族叔的遭遇让他心中惊疑。两位亲人选官后,本以为能一展平生所学,却处处受人掣肘,当地豪强世家的势力盘根交错,与下层官吏狼狈为女干,对两人的命令阳奉阴违,即便他们出身于皇甫家,却依然没用,两人无奈之下只能辞官回乡。他们的遭遇让皇甫坚看清了当下朝堂的混乱。所以皇甫坚决定先不出仕,再等几年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