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在攻城方阵的后方,十数台投石车耸立在那里,要不是战场宽度不够,李沐白都想将手中的投石车全摆出来,狠狠地砸他一波。 投石车两侧各有数千冀国骑兵压阵,防止雁门关中的雍国士卒突然从关城中杀出来。 李沐白坐镇大营中,并没有亲临前线,他知道攻城不可能是一日之功,这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,指挥进攻雁门关南门这件事被他交给了一名军中宿将,赵珲。 已经五十余岁的赵辉,冀国宗室出身,须发灰白,脸上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坡上沟壑。此时这位老将的面容并没有多么紧张,而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。 赵珲是冀国宗室中少有的知兵之人,为冀国南征北战了几十年,如果是从北面进攻雁门关,他或许会紧张一下,但是如今是从南面进攻雁门关,那还不是手到擒来? 不过现实总是残酷的,打脸来的特别快,当冀军方阵越过并州军所标记的第一道记号之后,箭雨立即就从城头倾泻而下。 冀军方阵前排士卒手持一人高的巨大盾牌,防护全身。但是箭雨是抛物线的踪迹,完全略过了冀军前排的大盾,覆盖到了后面的普通冀军士卒身上。 普通冀军士卒的钩镶是一面小盾,上下有挠钩,可攻可守,但却有些鸡肋,不论是攻还是守,效果都不佳。 这就使得冀军士卒如同没有盾牌防备一般,第一波箭雨落下,就引得惨叫声四起,经历了短暂的慌乱之后,冀军士卒也开始拉弓上弦进行还击,只不过由于是仰角射击,不论是射程还是准头都相当差。 攻城的冀军甲士顶着头上的箭雨,在付出了数百具尸体之后,终于贴近了城墙,云梯也在士卒的推动下来到了足以放置平板登城的位置,惨烈的近身搏杀开始了。 王镡并没有站在城头上,雁门关城头到底和正常的城池比不了,无法放置太多士卒。 此时带领士卒守在城墙上的,是乌逻,只见他一身钢片甲胄,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,他带着第一师第一旅第一团一千多人守在城头。 乌逻看着冀军方阵逐渐靠近城墙,喊杀声刺痛着耳膜。在看到敌人进入弓箭射程后,他大喝一声:“放箭!” 周围手持弓弩的士兵纷纷上弦,很快就将手中的箭矢射了出去,乌逻也没闲着,他手持一张硬弓,瞄着一名冀军将校,就将手中的箭矢送了出去。目标应声而倒,乌逻看也不看,就面准下一个目标。 城头上的士卒在射了十余支箭矢之后,冀军士卒也到了城墙下。他们将飞梯、云梯靠在城墙上,乌逻将弓箭放下,搬起墙垛下面的石头就狠狠地朝下砸了下去,正中一名冀军死士的脑袋,使其血溅当场,死了个透。 乌逻刚将一段木头拾起,正要往下面扔,就听见一阵破 (本章未完,请翻页) 风声传来,猛地偏头,“嗖!”的一声,一支冀军弓弩手射出的箭矢擦着他的脸颊就过去了,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血痕。 随着冀军云梯的到来,城上的防守压力增大了不少,时不时就有冷箭从云梯中射出。此时冀军步卒已经有不少人从云梯跃上城头,整个城头都已经变得有些混乱了。 第(2/3)页